调节螺套外,还设有一个调节齿轮;在与调节齿轮对应处的底板总成上,开设有调节孔。
所述领蹄和从蹄上分别设有将其压紧到底板总成上的压紧装置。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个弹簧座杆,弹簧座杆分别穿套于底板总成及领蹄或从蹄上所开设的压紧孔中,压紧孔的直径比弹簧座杆的略大,弹簧座杆上端分别套有靠背弹簧,且靠背弹簧上端有将其压紧在领蹄或从蹄上的弹簧座。
节螺杆10a1套于调节顶杆10a3的盲孔中的长短,从而控制调节杆组件的总长度,也即是控制领蹄5和从蹄1与制动鼓内圆面间间隙;调节顶杆10a3的另一端和调节螺杆10a1的无螺纹端端头上分别开设与领蹄5和从蹄1的调节端厚度相应的卡槽14,领蹄5和从蹄1分别卡于卡槽14中,则还有一根将领蹄5和从蹄1调节端拉近于卡槽14内的拉紧弹簧10b,拉紧弹簧10b的两端分别固连于领蹄5和从蹄1的调节端上。调节螺套10a2上设有一个可以使调节螺套10a2转动的调节齿轮10a4用以调节调节杆组件的长度,在与调节齿轮10a4对应处的底板总成6上,开设有用于方便拨动调节齿轮10a4的调节孔11。调节孔11上可设一胶塞12,防止外界杂质落入本装置中。调节器10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将领蹄5和从蹄1调节端可活动地连接一体的装置,如分别铰装于领蹄5和从蹄1调节端的拉杆或仅仅是一根拉紧弹簧,但此种结构无法调整领蹄5和从蹄1上摩擦块到制动鼓内圆柱面间的间隙,上述调节杆组件也可是其他长度可调节的结构。当领蹄5和从蹄1上的摩擦片磨损后,它们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将发生改变,则制动的时间将发生改变,制动位移也随之改变,为了调整领蹄5及从蹄1与制动鼓间的间隙,使本制动器的性能稳定,调节器10应采用长短可伸缩调节的装置。为了保证领蹄5和从蹄1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内圆柱面平行,领蹄5和从蹄1上分别设有将其压紧到底板总成6上的弹簧座杆7c,弹簧座杆7c分别穿套于底板总成6、领蹄5或从蹄1上所开设的压紧孔7d中,上端分别套有靠背弹簧7a,且靠背弹簧7s上端有将其压紧在领蹄5或从蹄1上的弹簧座7b;压紧孔7d的直径比弹簧座杆7c的略大,以便弹簧座杆7c在压紧孔7d内略微移动。压紧装置7也可以是一根一端固定于顶板总成6上,另一端固定于领蹄5或从蹄1上拉紧弹簧;只要该压紧装置7既可保证领蹄5和从蹄1调节端不会翘起,又保证在制动时领蹄5及从蹄1被胀开而发生微小的位移即可。固定轴13a的下端有一个与之固连一体的固定顶块13b;还有一个中心孔套于固定轴13a上的盖板3设于领蹄5和从蹄1上端面上、回位弹簧2下,盖板3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回位弹簧2与领蹄5和从蹄1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和相互作用。底板总成6上还设有一个支承凸台16以支承制动杠杆总成4的主动端。

于支承制动杠杆总成主动端的支承凸台。
本新型电磁式汽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刹车时,接通电磁铁上电源,电磁铁被吸到制动鼓上并被其带动旋转;此时铰装于制动杠杆从动端上的制动顶块将领蹄顶开,直至领蹄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内圆柱面接触产生摩擦并被制动鼓带动转动,此时制动杠杆总成继续被电磁铁带动转动,领蹄、回位弹簧、从蹄、调节杆组件、拉紧弹簧作为一个整体绕固定顶块摆动,直至从蹄上的摩擦片的作用下不断减速,直至停止转动。制动完成后,断开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失去磁力而脱离制动鼓端面,回位弹簧将领蹄和从蹄拉向固定轴及固定顶块,摩擦片与制动鼓脱离,制动消除。
由于在减速及制动过程中,电磁铁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可预先设定,则杠杆传递给领蹄的力也是预设的,则领蹄、从蹄上摩擦片与制动鼓上之间的摩擦力也是可预设的,只要选定好电磁块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则可防止抱死现象的发生。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H-H剖视图。
更多详情请浏览汽车电磁制动器第三节http://www.hbhjcd.com/JSWD/198.html